close

  中國改革的“世界聲音”
  ——四大國際機構眼中的“全面深化改革”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 2014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世界經濟形勢撲朔迷離的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如何“落子”牽動全世界的神經。
  在此間召開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4年會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四大國際機構負責人齊聚北京,他們如何看待中國改革,傳遞出世界對中國的期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將踏上不平凡旅程的下一階段
  “中國即將踏上其不平凡旅程的下一階段,而正是這一旅程讓中國在非常短的時間里進入全球頂級經濟大國行列,並使億萬人口脫貧。”談到中國新一輪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裡斯蒂娜·拉加德做了這樣的比喻。
  在拉加德看來,全面深化改革將給中國帶來新的轉變,這一轉變將包含三個關鍵內容——堅定的改革目標、清晰的路線圖以及高度的全球責任感。
  對於中國如何推進改革,她認為近期來看,控制風險意味著要控制信貸過快增長和地方政府的預算外融資。
  她表示,對中國經濟前景依然充滿信心,“中國能夠很好地迎接挑戰,過去已經證明具備這樣的能力”,並認為未來中國需要著眼於實現更高質量、更具包容性和更可持續的增長。
  不過拉加德也指出,中國要實現經濟轉型,需要堅定、及時地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藍圖。改革的執行將具有挑戰性,但成功推進改革將給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紅利”。
  展望未來,拉加德認為,中國在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治理中將發揮更大作用。隨著中國全球經濟地位的提升,需要努力支持全球金融、經濟穩定,更好地參與全球規則制定。
  世界銀行:城鎮化將成中國經濟增長引擎
  論壇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憲平透露了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最新動態,這引起了世界銀行負責人的關註。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英卓華認為,包括城鎮化在內一系列政策調整將在中長期內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引擎。
  不過,英卓華也提醒,經濟增長與城鎮化緊密相連,但兩者之間並無必然聯繫。“如果沒有比較穩健的公共政策,城鎮化的一些積極效應可能會被成本所拖累,比如污染、交通擁擠以及生活成本的上漲等。”
  英卓華說,世界其他國家在過去的城鎮化過程中有很多教訓。一些城鎮化實際上未能帶來人們所希望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效率的提升,反而出現了城中村、收入差距快速擴大以及其他各種社會問題。
  她認為,在城鎮化過程中,努力實現包容性增長非常重要。發展城鎮化,要重視城鄉統籌發展,要保證發展的好處為全民共享。不僅是大城市,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也應該協同發展。
  亞洲開發銀行:以公共財政改革支撐可持續發展
  在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看來,中國正告別以往的高速增長,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推進公共財政改革至關重要。
  曾任日本財長的中尾武彥對中國財稅改革提出了建議。他認為,中國應通過擴大稅基來增加稅收,包括設立新稅種、提高稅收徵繳率和征收執行率。同時,他認為目前中國個稅占總稅收的比重只有6%,仍有改進空間,中國征收個稅不能僅限於工資,應對資本收益、房產、遺產和贈與財產徵稅,建立更具累進性的稅收體系。
  而針對中國未來可能面臨的“未富先老”困境,他建議進一步擴大增值稅稅基,從而提供公平穩定的收入來源,為成本日益上漲的社會保障提供資金。
  中尾武彥還非常關註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儘管地方政府的總負債占GDP的30%,仍在可控範圍,但其過快的增速仍讓人擔憂。”
  他認為,中國應確立適當的監管和規範機制,但更為重要的是重新審視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支出責任分配,以緩解地方政府的壓力。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建立覆蓋全民、可持續的養老制度
  經合組織秘書長安赫爾·古里亞提出,中國應繼續建立更公平、更具可持續性的福利體系。
  古里亞說,經合組織報告顯示,中國近年來基尼繫數下降得非常明顯,但仍比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高。從具體數字看,農村地區尤其明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只有墨西哥、土耳其的基尼繫數才這麼高。
  “中國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創造公平機會,消除城鄉差距。”古里亞認為,中國需要消除當前城市中對於外來務工人員和本地勞動力的差別待遇。
  面對老齡化,古里亞認為,政府需要建立覆蓋全民的、可持續的養老制度,並提高養老金的可轉移性。同時,古里亞表示,中國應改革勞動力市場政策,以便有效保護失業人群〃記者高立、韓潔、蔣旭峰、石昊)  (原標題:四大國際機構眼中的“全面深化改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w98ywaxi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