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腫瘤的同時積極鎮痛,可以增進腫瘤治療的療效。
  (上接D02版)
  ■ 熱點問答
  疼痛科主要治療慢性疼痛
  Q 很多人不知道疼痛科一般都診斷救治哪些疼痛。
  岳劍寧:疼痛科診療主要針對慢性疾病。明確或不明確的慢性疼痛都可以得到治療。比如病因明確的腰間椎盤引起的疼痛,對已知疾病形成的疼痛,採取對因、對症雙重治療,針對疼痛有專門治療;另一種診斷不明確的慢性疼痛,不能作為觀察疾病的指標,不能通過治療原發病進行控制的頑固性疼痛,也歸屬在疼痛科治療。
  疼痛科治療的主要疾病譜,一大部分是神經痛,諸如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坐骨神經痛、急性帶狀皰疹等;二是腰椎、胸椎、頸椎相關疾病,頸椎等引起的頭痛、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症,肋軟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尾骨痛,膝關節炎,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徵,退行性骨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頸腰椎外科手術後疼痛綜合症等等,骨科也在治療這類疾病,疼痛科主要以神經阻滯和微創介入手段進行治療,不同於麻醉科的是,我們會加一些消除炎症的藥物等;三是來自骨關節和肌肉的勞損,如高爾夫球肘、網球肘、足跟痛、腰肌勞損、棘上棘間韌帶炎、腰背肌筋膜炎等局部的疼痛和痛點;四是針對癌痛的微創介入治療,與原發病治療配合;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面癱,中樞痛,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等,總結為慢性疾病引起的疼痛癥狀和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都是疼痛科的診療範圍。
  長期忍受慢性疼痛易腦力下降
  Q 如果說疼痛是一種疾病的話,那麼像分娩之痛,突然劇烈的肚子痛、頭痛算是疾病嗎?什麼樣的疼痛需要認真對待?
  樊碧發:日常短暫的急性疼痛比如吃飯不小心咬著舌頭無所謂,急性的劇烈疼痛是一種癥狀,比如分娩之痛、突然胸悶、頭痛等等,需要去醫院。
  而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比如常見的有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創傷後疼痛、癌痛等等。很多患者今兒抗一下,明兒吃點止痛藥對付一下,或者通過所謂的按摩緩解疼痛,在長期忍痛抗痛中,耽誤治療,造成腦力下降等後果,已有科學研究表明,長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的病人容易早衰,腦軟化的概率較高。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疼到每天坐不能超過20分鐘,就一定要看大夫,進行早期干預。
  Q 什麼情況下,疼痛會被當作一種獨立的疾病來診療?
  岳劍寧:就像高血壓是一種癥狀,也是一種疾病,疼痛作為獨立的主要癥狀,很多慢性疼痛本身被當作一種疾病來治療。比如帶狀皰疹疾病二三周治愈後,還會有神經的破損,遺留皮膚的摩擦痛和過敏,可以持續數月或數年,這被稱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本身是一種疾病。
  在醫生指導下可長期服止痛藥
  Q 大家對止痛的認識大多是口服止痛藥為主,請問藥物治療上有何原則可遵循?
  岳劍寧:藥物治療在疼痛治療中仍占主導地位,臨床上僅有10%的患者需要微創介入治療,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緩解疼痛。但止痛藥並非僅僅用來止痛,合理運用止痛藥,對疾病治療本身有很好效果。比如腰間椎盤突出的患者,口服藥物癥狀可以緩解,就不需要做手術。
  一般勞損型的疾病,比如關節痛,多使用非甾類消炎藥如芬必得;但醫生建議患者使用非甾類藥物不超過2-4周,如果仍需繼續服藥,比如腰腿疼嚴重的老人,在吃了一段時間非甾類藥物後,可以加一些曲馬多等麻醉型鎮痛藥,使得非甾類藥物長期服用的副作用降低。止痛可以使用各種方法綜合止痛,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止痛藥的替換來獲得更好的鎮痛效果和降低副作用的發生。
  Q 長期服用止痛藥會造成藥物依賴或藥物成癮嗎?
  岳劍寧:長期慢性疼痛的患者,其他方法無法緩解時,可以長期服用強阿片類藥物;抗抑鬱藥也能讓慢性疼痛得到緩解,需要長期服用;強阿片類藥物可能會造成便秘等副作用,但因為現在的強阿片類多做成緩釋藥物,不大可能在短期內達到一個藥效峰值,讓人產生欣快感,慢性疼痛得到緩解時,藥物就可撤掉。
  儘管臨床上有一些產生藥物依賴的案例,但由於心理依賴而造成的成癮很少。如果為了避免藥物成癮而不敢服用止痛藥或者擅自停藥,是不能達到治療效果的,實際上,在正規醫生的專業指導下,長期服用止痛藥,是可行的。
  數據
  據WHO統計,初診的癌症患者中,疼痛發生率為25%,晚期的癌症患者中疼痛發生率升至60%~80%,其中1/3為重度疼痛患者。“在中國,估計有一半的癌症患者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有30%的患者臨終前的嚴重疼痛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免除疼痛是病人的基本權利。根據2007年的一項國外臨床研究,在治愈後的腫瘤患者中,癌痛發生率也達到了33%。癌痛發生的原因60%是由於腫瘤原因引起的相關骨軟組織、神經、內臟等部位的疼痛,由放化療等治療因素造成的疼痛約占20%。
  ■ 前沿
  抗癌應與抗痛結合
  2010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公佈了一項由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實施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研究將新診斷的晚期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抗腫瘤治療聯合以鎮痛為目的的早期姑息治療,另一組只接受單純的抗腫瘤治療。主要觀察目標為兩組患者治療後12周的生活質量,其他指標包括生存期和心理狀態等。
  研究結果表明,以鎮痛為首要和主要目的的姑息治療組患者,不僅生活質量明顯高於單純抗腫瘤組,患者出現抑鬱癥狀的比例也明顯下降。同時,該研究證實,惡性疼痛不僅會造成患者感官上的痛苦,還會使患者各個系統都發生紊亂。
  “由此可見,在治療腫瘤的同時積極鎮痛,可以增進腫瘤治療的療效。”樊碧發說,“疼痛對於病人來說是惡性刺激,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免疫力降低,使得癌症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所以,良好的鎮痛,對身體內環境平衡,調動患者的抗癌能力有明顯幫助。只抗癌不抗痛的話,走不好也走不遠。”
  “癌痛,是由癌症本身或治療觸發的另一種疾病。它應該被當作與癌症同樣重要的疾病來對待。”樊碧發呼籲說,抗癌與抗痛同樣重要。“不能把癌痛僅作為癌症的一種癥狀,期待著把癌治好了就不痛了。良好的抗癌技術與抗痛技術相結合,不僅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且可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後。”
  D02-D03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潘波
  D02-D03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原標題:疼痛也是病,吃藥只是基本治療(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w98ywaxi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